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水文化赏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水文化赏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地理科学学院 陈昌春
一、课程基本情况
本课程为面向全校的人文类通识选修课,坚持“立德树人”,加强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对水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强对水文化的认识,提高人文与科学素质。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化概论、水与社会(水与生命、文明、经济和政治)、物质形态的水文化、制度形态的水文化、精神形态的水文化、水与地域文化、水工程实践中的文化建设、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等。详细处理上,既注意水与社会的宏观方面,也注意对水文化不同层面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
授课对象:全校理工类2018级、2019级
使用教材:中华水文化通论(水文化大学生读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二、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1. 总体思路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以及水利部、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发布的《全国水情教育规划(2015—2020年)》为指导,教学过程中,《中国水文化赏析》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国古人治水实践与咏水文化中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故事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科学的精神与爱国的情怀。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长河里,围绕与涉及中国水文化涌现了诸多杰出人才和先进事迹,与本课程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可以成为非常好的育人素材,以这些案例开展课程思政,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与喜闻乐见。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课程选择多个典型教学案例,以点带面,将中国水文化的精彩华章与历史全景有机地融合并呈现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使学生们掌握水文化的发展历程、物质形态的水文化、制度形态的水文化、精神形态的水文化以及水与地域文化、水工程实践中的文化建设、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等水文化内容。在使学生了解与熟悉中国水文化的同时,结合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们学术研究能力、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2)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对我国水文化知识的系统讲授,增进学生对我国水文化及其特色的了解、扩大视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水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进而培养知水、爱水、护水、节水的意识与爱国情怀,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应对水文化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视频与讲解结合法、讨论与研究式教学法。本课程特别强调研究性学习,鼓励同学们提出问题与开展探索。以学术研究步骤及学术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引领作为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学术思考与学术写作。课程的结业方式为课程论文,同学们普遍反映收获颇多。课程中融入多个教学案例,促进学生们提高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新冠疫情原因,班级人数规模较大,本课程的大部分课时是在线上完成。本教学团队积极学习与利用网络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中国水文化赏析”课程专用QQ群及相关网络资源,做到了授课、观看视频与作业、讨论各环节的协调与互补。
四、教学过程与典型教学案例
1. 教学过程简介
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到生动、感人的教学实例中,避免单纯的知识传授与说教。通过典型教学案例的生动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与水文化有关的中华杰出人士的勤劳与智慧,同学们普遍受到了精神的洗礼与启迪。比如安徽省宏村水利工程建设者胡重,作为古代妇女的杰出代表,以其聪明才智与艰辛努力,取得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成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她的故事对女同学们奋发向上、为国家与社会建功立业也有启示作用。
2. 典型教学案例
(1)典型教学案例之一: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据称,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平原,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修建。所有的水利工程根本目的就是兴利除弊,都江堰水利工程便承担着这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行洪排涝;另外一方面则是灌溉岷江下游的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之后,成都平原才从一个水患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变成富饶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匠人精神。
(3)典型教学案例之三:妇女领导安徽宏村水工程建设
宏村人工古水系布遍全村,潺潺水圳,九曲十弯,绕家穿户,贯通月沼和南湖,长年流水不腐,数百年长流不息,不愧为“东方威尼斯”,是人与自然的光辉典范,是一种文明生态的缩影。古村落水环境的审美特色,概括起来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之特点。宏村如此宏大的水系工程不是一朝完成的,是汪氏族人前后历时200余年,经过两个阶段的规划建设才完工的。而第一阶段,即筑坝引流、挖塘(月沼)蓄水工程的主持和设计者,并为第二阶段(引坝建南湖)打下基础的人,是当时宏村汪氏族长的妻子胡重,一位传奇的女子。胡重对宏村水系建设的第二阶段构想,在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也由汪氏族人集资完成,他们 “择田百亩,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名曰南湖”,构成了今天的宏村水系格局。
五、教学效果
按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考核要求及国家与省教育部门对课程思政的有关要求,《中国水文化赏析》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支持与配合,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在获得水文化知识、加深对中国水文化了解的同时,在思想上也受到了水文化课程涉及的我国水利在内的水文化先贤们精神的感召。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老师指导下的课程论文训练与写作,锻炼与强化了逻辑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从直接与间接效果两个方面择要简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们的大力欢迎与督导们等的广泛好评。
1.直接教学效果
(1)基于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应对水文化现实问题的能力授课中结合思政元素,设定若干研究性选题,提高同学们处理水文化所涉问题的能力。比如,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京杭大运河被称作一部厚重的中国史书”。
(2)《中国水文化赏析》部分学生结课后的书面感想摘录(部分)
2.间接教学效果
选修《中国水文化赏析》并同时修读《资源科学概论》课程的长望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2018级的一些同学,还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江都水利枢纽,实地考察了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的建设历程,感受了水利建设者的情怀与奉献精神。对于这些同学,同时也是《中国水文化赏析》课程教学效果的相得益彰与延伸,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水文化综合素质。
六、教学反思
应继续强化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及时记录教学过程及具体活动,便于进一步总结提升。
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由于选课人数超过一百人,打算继续发挥网络教学的辅助作用,如分组讨论等,以加强针对性。在未来备课过程拟结合课堂上讨论过的问题,使讨论更有深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团队简介:
面向全校学生专门开设的人文通识选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历史悠久的中国水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加深对中国水文化的认识。结合课程思政的理念,引导和启发学生知水、爱水、护水,升华道德情怀,提升人文与科学素养。
课程团队由地理科学学院陈昌春副教授与校人文与艺术中心邵月红副教授、徐进超讲师、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赵君老师等共同组成。团队主持人陈昌春(副教授),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水文学方向)博士,具有良好的师德水准与长期的高校教学工作经验,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具有较深的的学术造诣,在中国水文化研究方面第一作者发表过《跨学科视角下的“水到渠成”新释》等学术文章。主持人已参与过多项教学改革课题,2020年主持并完成了南信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中国水文化赏析》建设项目。团队成员邵月红(副教授),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拥有比较丰富的水文、地理领域的研究与教学经验,主持完成了南信大教改项目《水文气象学实验教学中心运行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第一作者文章发表的《水文气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管理》,被评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教学管理研究论文。团队成员徐进超(讲师),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博士,第一作者文章发表了教学改革文章《中国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共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集体研讨制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圆满保证了教学效果。本教学团队的年龄结构合理,老教师注意发挥对年轻老师的带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本课程的长期稳定发展。